当前位置 >>  首页 >> 动态新闻 >> 传媒扫描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技能拉满!办科技期刊的“她们”闪耀光芒

发布时间:2023-03-09

  这是一支为科研成果“把关”和“传播”助推赋能的团队。她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打造了空天信息领域国际一流的空天科技期刊集群。

  她们隶属于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学会与期刊部,其中女性编辑占比达80%,负责了承担着9本期刊的编辑出版和7个学会的运营工作。

  “如今科技期刊正在成为联系学术共同体的纽带、学术交流的舞台,我们办刊人不是‘为他人作嫁衣’,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成为广受科研人员尊重的专家、助力学科发展的推手和传播科学知识的媒体人。”学会与期刊部主任闫珺说。

  在学会与期刊部,大家潜心科研一线,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努力成长为有洞察力、行动力、亲和力的学者型科学编辑。

 

  做“有品位”的期刊

  2020年9月,一副更重的担子交给了闫珺。

  空天科技处于高度交叉和融合创新的快速发展时期,科技期刊呈现出集群化、规模化、转型升级的趋势。根据规划,空天院期刊部、国内学术部和国际学术部完成部门整合,建立学会与期刊部,对期刊和学会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集中运营。

  期刊整合前,各刊虽业务相近,但办刊人员、运行机制、管理模式、所属研究领域都存在较大差异。由于采取单刊运维模式,期刊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较少,发展空间有限。

  “我们每个期刊编辑部都是以女编辑为主,常言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其实女性编辑有细腻敏感的一面,更有坚韧负责的特质,她们容易与人沟通,讲究包容协作精神,所以部门很快形成了凝聚力和战斗力。”闫珺说。

  在闫珺看来,科技期刊编辑应当用心做人、用脑做事,只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审美”,把科技期刊做得更加有“学术品位”。

  空天科技的蓬勃发展为空天院的9种中英文科技期刊提供了广阔天地,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期刊部激励青年编辑练好内功,鼓励青年编辑挑大梁,发掘团队中每个人的专长。

  《卫星导航(英文)》期刊是中国第一本国际卫星导航期刊,创立于2020年,刚刚回国任职的编辑王博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办刊经验。怀着忐忑的心情和不服输的劲头,她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份工作。

  “我感觉压力很大,责任更大”, 王博坦言,编委会对《卫星导航》给予厚望,主编杨元喜院士对工作要求很高,从期刊规划、专刊组织、稿件处理流程和审稿工作,杨元喜都事无巨细。

  “例如我们收到过一篇关于北斗监测站稿件,虽然拒稿,但杨院士还是针对文章内容,悉心指导作者修改补充,建议扩展一些新的对比指标,增加研究工作的深度。作为编辑,要做好期刊与学者的黏合剂,让作者愿意与我们沟通交流,解决各种稿件问题,不断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王博说。

  不知度过多少次不眠之夜,凭着一腔办刊的热情和韧劲儿,王博在摸索中闯出了一条“新路”,她的专注投入、质量成效得到了编委会和作者的一致认可。

  目前,在坚持精品化、集群化、数字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策略下,空天院主办的这9本期刊贯通了空天信息领域的全科研链条,刊刊协作、刊会融合,带动了学科资源的开放共享、互利共赢。

  “我们希望每本期刊都能深度融入科研全过程,及时响应科研需求,快速洞察学科动态,敏锐捕捉学科前沿,更大范围的聚合优秀人才资源,为科研创新和学科进步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圈。”闫珺说。

 

  “不好说话”的编辑

  传统的价值观里,女性往往会和“好说话”“温顺”联系到一起。不过在专业问题上,她们表现出的坚持和专业水平,也往往会打破这样的成见。

 

闫珺(左三)在会议现场与期刊编委(左一)交流(空天院供图)

 

  在参加一次海洋遥感领域的学术年会时,闫珺听到一位知名海归学者的精彩报告。“认真听完他的学术报告,我就很想结识他,也希望邀请他参与期刊工作。”通过短暂的接触,她初步建立了与专家的联系。

  “这之后的一年里,我不时向他请教遥感领域的科学问题以及他对国内外遥感期刊的见解,每一次诚恳的讨教都会增进专家对中国期刊的了解和信任。在第二年的学术会议现场,我们已经从彼此陌生到逐渐熟识。”闫珺说。

  “在第三年的年会上,我们终于就期刊发展有了一次长谈,并且对于做一本中国人自己的国际遥感顶刊达成共识。”闫珺说。这一次,学者不仅成为新创期刊的编委,还积极参与期刊工作,并用他的自身影响为期刊代言。

  谈到这段“三顾茅庐”的故事,闫珺表示:“工作中不要怕被拒绝,很多科学家都是有原则、有个性的,期刊编辑需要通过专业能力和真诚态度与学者们主动沟通、积极交流,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才能赢得专家的尊重和支持。”

  在编辑工作中,女性的细腻敏感,也可以让她们具有更敏锐的捕捉稿件亮点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在《微系统与纳米工程(英文)》编辑部主任李娜看来,女性编辑的亲和力是与生俱来的,在与作者沟通上更具有一种平等坦诚的意识。

  在10余年的编辑生涯中,李娜一直跟踪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黄俊的相关成果。黄俊是声流控技术领域的开创者和先行者,他开创引领的“声流控技术”填补了生物和医学领域的多项空白。

  “《微系统与纳米工程》为黄俊的开创式研究成果提供了快速发表通道,此后黄俊更连续发表了多项后续研究成果,并在国际会议重点推介该系列工作。黄俊教授在《微系统与纳米工程》发表的一系列重大创新工作,被Nature、PNAS等国际大刊多次报道,对学科发展和成果推广取得了很好的作用。”李娜表示。

 

  成为“策划人”和“传播者”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拥有了更多的媒介、手段、工具和资源。对于传媒行业的这种变化,这群女编辑也敏感地意识到了。她们正在通过更多的努力,更大的投入,更强的能力策划组织新内容和新业务,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从而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编辑工作并非单纯的案头工作,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关起门来码格子;也不能安于现状、浮于表面。技术变革、产业变革以及国家陆续出台的利好政策为期刊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闫珺说。

  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全球的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面对疫情,学会与期刊部率先开设了《遥感学报》“梧桐会”、《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图图Seminar”两个公益学术直播平台,2021 年《雷达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微系统与纳米工程( 英文) 》相继开通了“雷达学术大讲堂”“E 家之言”“MINE 前沿在线”。

  这些交流平台,以专注学术、传播知识、共享资源、精准服务为宗旨,至今已主办或协办200 多期学术会议,观看人数超过370 万,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用户服务体系,受到国际、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际数字地球学报》编辑部主任刘珍还同时负责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秘书处的工作,通过组织“数字地球峰会”“中国数字地球大会”等大型品牌学术会议,她成功地把科研成果推广和科普活动结合起来。

  “这些活动让科技期刊和作者、评审人走到一起,不仅服务广大科研工作者,还提升了期刊整体的影响力,扩展了稿源和报道范围。”刘珍说。

  从成立至今,2年多的时间中,学会与期刊部一直探索空天信息期刊群发展的可能性,期刊的每一点进步中有她们的执着努力和辛勤付出。

  “我们要把学者永远放在C 位,以为社会、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目标,努力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促进学科进步、期刊发展而不断贡献。”闫珺说。

  原文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595.shtm?bsh_bid=5941861758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