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动态新闻 >> 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举办第三届“空间技术服务全球议题”国际培训班

发布时间:2025-07-24

7月14-20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举办第三届“空间技术服务全球议题”国际培训班(线上)。

本届培训班以“Space Technology for Global Challenges (STGC)”为主题,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且多元化的特色课程,支持全球科研人员运用空间技术来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挑战,吸引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尼泊尔、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摩洛哥、加拿大、巴西等64个国家和地区的514位学员报名参加,生源国数量和报名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培训班开幕式由国家对地观测科学数据中心主任、研究员李国庆主持。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广州大学、法国原子能署气候与环境研究室、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德国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马来西亚理工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8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全球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合作及损失评估技术、全球植被病虫害遥感监测预警技术、基于空间技术的海洋野生动物监测、全球碳减排进程及国内外政策、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地表通量同化技术、地球观测技术助力亚太区域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演讲授课和互动讨论。

培训班还特意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原子能署气候与环境研究室资深教授菲利普·西亚斯(Philippe Ciais)。他曾担任全球碳计划主席,在发展大气CO2和CH4反演模型、研发陆面过程模式以及揭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并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的其他主要作者一起被授予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20日,他以“Monitoring Forest carbon changes from Tree to Globe”为题,系统介绍了从单木到全球尺度的森林资源和碳汇监测研究。学员们普遍认为这次培训内容丰富、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对课程安排、授课质量、组织保障等都予以充分肯定,并希望能进一步合作。

培训班得到了国际科学理事会数据委员会(CODATA)、国际碳卫星观测数据再分析合作计划(CASA)、科技部中国GEO全球重大灾害应急响应机制(CDDR)、亚洲大洋洲区域综合地球观测计划(AOGEO)、国家卫星气象中心(NSMC)、“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RCSSTEAP)和IEEE GRSS 北京学生分会等共同支持。


世界著名碳循环研究专家菲利普·西亚斯(Philippe Ciais)为学员授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