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智能决策系统与全程增效执行系统开发”课题一“秸秆还田状况与土壤氮素等关键参数监测技术与装备研究”的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课题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牵头,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共同承担。来自院内外的20名专家和课题骨干参加此次会议。
实施方案论证专家组由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汪景宽、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潘瑜春、清华大学教授孙卫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孙志刚、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民赞和苏伟组成。课题所属项目负责人李存军研究员全程参会并给予指导。
会上,课题负责人张婷婷博士全面介绍课题实施方案,各子课题负责人汇报子课题实施方案。
专家组成员与项目专家代表听取汇报后,经充分质询与讨论,一致认为课题技术路线科学合理,传感器和装备研发内容详实,跨尺度多模态土壤数据融合方法可行,实施方案可作为下一步开展工作的依据。同时,专家组希望课题进一步加强与项目其他课题研发的技术与农机有效衔接,为黑土地保护性利用生产过程智能决策提供支撑。
实施黑土地保护性利用是实现农田生产效益与耕地质量同步提升的有效途径。本课题拟依托空天院及参与单位技术优势,创制土壤秸秆还田与氮素等养分状况智能网络化感知装备,研发黑土地保护性利用下跨尺度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土壤关键参数遥感监测与诊断技术,为打造“智慧黑土地样板”贡献科技力量。
动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