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检察公益诉讼在线辅助办案关键技术研究”现场对接、应用示范细化方案及环境资源检察公益诉讼遥感辅助办案业务规范研讨与评审会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召开。
本次会议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地方检察机关及应用示范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及业务骨干。项目负责人、空天院研究员蔡榕带领项目团队参会,项目团队就《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检察公益诉讼在线辅助办案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应用示范细化方案》和《环境资源检察公益诉讼遥感辅助办案业务规范》进行汇报。嘉善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董孝威代表项目应用示范单位进行关于卫星遥感在检察公益诉讼的实践应用情况介绍。嘉善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锡锋和嘉兴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斌参会并致辞。
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相关业务部门代表项目推荐单位发言,强调本项目聚焦检察公益诉讼领域,一定要聚焦实战、深入沟通、扎实推进应用示范工作,做到让检察人员切实感受到项目带来的实际成效。
项目管理机构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管王兰英参会,表达通过这次研讨和交流,将持续积极推动项目应用示范相关工作。
项目责任专家、天津大学教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副校长(挂职)王文俊在会上发言,表示此次研讨会聚集15家应用示范单位,不仅是互相交流、借鉴的宝贵机会,也是项目进程中一个意义重大的实效性进展。借此契机,项目组可进一步深化技术研究和业务对接,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公益诉讼工作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小雷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武红敢等多位技术专家共同参与研讨,肯定了项目应用示范细化方案在推动检察业务与遥感技术深度融合方面的重要意义,建议项目组加强与各应用示范单位的紧密协作,聚焦实际成效,力争将遥感技术与检察机关特殊业务需求有机结合,为检察工作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15家应用示范单位代表参会并踊跃发言,表示项目应用示范实施方案在需求结合、目标明确、技术流程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更好满足实际需求,各应用示范单位分别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围绕扩大应用场景、加强培训支持等方面对项目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通过此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和示范单位代表一致认为《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检察公益诉讼在线辅助办案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应用示范实施方案》充分结合了业务部门的实际需求,内容详实、逻辑清晰,具备坚实的实施基础。同时,各方一致期待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检察公益诉讼遥感辅助办案业务规范》,以推动全国检察机关卫星遥感辅助办案技术的规范化使用。
研讨会现场
动态新闻